「蒙古文字」:各本之異

[底本][底本]
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
合喇出
補它典並小改
合喇出
補訂原典出處
第三行:
 
== 史 ==
蒙古部肇基[[斡難]]之時,本無文字<ref>或以此時此時期草原諸部同語族者早有採畏兀字體者,不必單自蒙古部視之。是則以此種字體書蒙古語之始當較十三世紀初為古。參觀符拉基米爾佐夫氏(Борис Яковлевич Владимирцов)之《蒙古書面語與喀爾喀方言比較語法》(Сравнительн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монгольского письменного языка и халхаского наречия)。</ref>。[[成吉思汗|成吉思合罕]]征[[乃蠻]],乃蠻掌印官[[塔塔統阿]]雖見擒猶守其印信。[[可汗|合罕]]嘉其忠於事,遂命之掌文書印信,並命教太子諸王以[[察合台文字|畏兀字]]書國言(蒙古語)<ref>[[元史]]列傳第十一,塔塔統阿傳。</ref>。事在[[生肖|鼠兒年]]([[干支|甲子]],[[公曆]][[一二〇四年]]),為蒙古人採畏兀字書蒙古語一事見諸文獻之始。惟[[蒙古帝國]]創業時,多用[[維吾爾|畏兀兒]]文士,教授者必不只一人。蒙古帝國多用畏兀兒人而採畏兀兒字一事,亦可見於時人紀行之書如'''趙珙'''《'''蒙韃備錄'''》、'''彭大雅'''著'''徐霆'''疏《'''黑韃事略'''》<ref>《'''蒙韃備錄'''》國號年號條:「有回鶻為臨,每於兩河博易販賣於其國。迄今文書中自用於他國者,皆用回鶻字,如中國笛譜字也。」又《'''黑韃事略'''》:「其事書之以木板,驚蛇屈蚓,如天書符箓,如曲譜五凡工尺。回回字殆兄弟也。」'''徐霆'''疏:「燕京市學多教回回字及韃人譯語。」又彭言賈販條,徐疏:「回回...會諸國言語。」官稱條徐疏「虎頭金牌銀牌...許其自打牌上鐫回回字。」惟讀此等文獻有二事當留意焉。其一,'''回回'''之歧義。其二,泛[[丘處機突厥]]族乃至草原諸部與'''畏兀兒'''關係。略言其一:蓋雖'''回回'''一詞源自'''回紇''',即元人所謂'''畏兀兒''',而元時二詞乃有所分化。或以'''回回'''泛指中亞各族,囊括諸'''突厥'''並[[長春真波斯]]等並非同一語族之族群,而以'''畏兀兒'''指稱彼時猶用舊字體,或信[[景教]]或奉佛之舊回紇族;或二者相混不加區別。若不細判易生誤解。如彭大雅書即既用'''回回'''又用'''烏鵒''',當視其各條判別。此點參觀'''楊志玖'''氏〈'''回回一詞的起源和演變'''〉一文。再言其二:前此'''喀喇汗'''盛時嘗通行此字體,而廣與'''突厥'''各族往來。草原之先進族群如'''乃蠻'''、[[克烈]]等或亦受其影響。如鎮海乃'''克烈'''而通「'''回回字'''」,雖不必在'''克烈'''時即知而此可能亦不能排除。以是言之用'''畏兀字'''者亦不必限定其為畏兀人。西遊記|西遊記部'''突厥'''諸族雖已棄此字體改採'''阿拉伯文字''',此字體在東部似猶盛行。</ref>、[[柏朗嘉賓]]《'''蒙古行紀'''》、[[魯布魯克]]之[[《'''方諸行紀'''》<ref>如《'''蒙古行紀'''》第五章〈'''韃靼帝'''〉,此段所述信奉'''景教'''之畏兀兒人或者實為用畏兀字之韃靼部落。又如《'''東記]]等書皆載有紀'''》第二十六章,言「以蒙古人採畏兀兒字之事故,眾畏兀兒人仕蒙古為書記官,而景教教徒幾皆能讀畏兀兒文字。」</ref>等
 
自[[元世祖]]委[[帝師]][[八思巴]]另製[[八思巴字|蒙古新字]],每以「畏兀字」呼之,以示區別。惟雖禁令屢下,彼時蒙人仍好用畏兀字,新字轉以迻寫他族語音見長。訖[[元順帝|惠宗]]北狩,新字遂罕見用。嶺北等處諸蒙人仍以畏兀兒字體為正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