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公羊傳」:各本之異

[底本][底本]
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
雨轩主人
無編輯摘要
雨轩主人
無編輯摘要
第一六行:
公羊之傳,以明孔子大義微言為道也。有「改制」、「大一統」、「張三世」、「大復仇」、「辯夷夏」之說。其義,乃所謂「非常異議可怪之論」也,為昏君亂臣所不能容,故隱晦也。
 
* '''「改制」'''者,「托古改制」之謂也。[[孔子]]作《春秋》,以誅滅亂臣賊子,立一新朝,以春秋為號,以為「素王」、「文王」,於《春秋》中行天子之權。使一字之褒,榮于華袞;一字之貶,加于斧鉞。改[[周]]舊制,新[[周]]、故[[宋]]、據[[魯]],以《春秋》當新王,以明[[孔子]]之志。后[[康有為]]襲之,作《孔子改制考》,亦為變法之本。
 
* '''「大一統」'''者,言盛讚天下一統也。《春秋》以「元」為最大,「元」統「年」,「年」統「春」,「春」統「王」,「王」統「正月」。亦為天地之道,人文之法,盡在於此。故天下不可以不一統,不一統則大亂也。
 
* '''「張三世」'''者,以世道運轉為「據亂」、「升平」、「太平」之世。人事之行,必從「據亂」至「升平」然後可得「太平」也。或曰,「昇平」者,《[[禮記]]》所謂「小康」也,太平」者,《[[禮記]]》所謂「大同之世」也。可備一說。
 
* '''「大復仇」'''者,《公羊》以為國家之仇,雖百世可復,亦為國家一體,萬民一心也,是愛國家之言。[[漢武帝]]以此為據,而伐[[匈奴]],曰:「復[[劉邦|高祖]]白登之圍也。」
 
* '''「辯夷夏」'''者,亦為文明、野蠻之際不可亂,不可使文明複歸蠻族也。而[[蠻族]]愿從[[華夏]]者,則贊之也。
 
== 它典 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