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明武宗」:各本之異

[底本][底本]
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
清音
無編輯摘要
清音
無編輯摘要
第五行:
[[正德十年]],楊廷和以[[丁憂]]歸,[[正德十二年]],帝夜出宮,至[[居庸關]],巡守御史[[張欽]]閉關拒命,大學士[[梁儲]]、[[蔣冕]]聞之,亦倍道追及,乃還。越數日,帝聞張欽出巡,夜出[[德勝門]],至關,命內侍[[谷大用]]守之,勿使京朝官出。幸[[宣府]],予[[大同]]總兵[[王勛]]書,自稱「'''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'''」。十月,[[韃靼]][[小王子]]犯境,勛等諫歸蹕,不聽。欲親督諸軍禦之。以勛率輕軍迎之,又以[[遼東]]參將[[蕭滓]]、宣府遊擊[[時春]]援之,軍[[應州]],耗其銳也,帝自領大軍後至。及戰,帝親御陣前,軍勢大振,韃靼軍漸潰,敗而北歸,是後小王子雖歲犯邊,然不敢深入。帝遂獵於關外,至明年二月,[[太皇太后]]崩,始歸。
 
[[正德十四年]]三月,帝意巡幸[[山東]]、[[兩畿]]。群臣齊諫,詔凡一百零七人,悉跪於闕下。又杖三十,死者十餘人。而終罷南巡。六月,[[寧王]]宸濠反。初,藩王各依[[明成祖|成祖]]故事,不得設軍衛,宸濠賂劉瑾,請復護衛,許之,後瑾敗,復削之。又賂錢寧,終得建軍。又集流寇凌十一、吳十三,謀士[[劉養正]]、[[李士實]],以為[[幕府]]。帝聞之,稱'''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鎮國公朱壽''',意欲親征,諫止,不聽,留楊廷和守京師,至[[山東]],提督副都御史[[王守仁]]捷奏至,秘之。後數月,所過各府皆有吏諫歸,悉不聽。十二月,至[[南京]]。十五年,江彬欲縱宸濠使帝親擒之,守仁自將宸濠付張永繫江上舟中,民間數訛傳將為變,帝心疑,欲歸。詔令南京受俘,臨校場,命解宸濠縛,又喝令捕之,蓋以為戲也。[[閏月|閏]]八月,返京。九月至清江浦,漁積水,舟覆,遂有疾。
 
[[正德十六年]]三月,帝不豫,謂司禮監曰:「朕疾不可為矣。其以朕意達皇太后,天下事重,與閣臣審處之。前事皆由朕誤,非汝曹所能預也。」明日,崩於豹房,年三十有一。後月餘,楊廷和以武宗遺令,罷江彬,戮之。[[明世宗|世宗]]立,錢寧時已下詔獄,磔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