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孟子 (書)」:各本之異

[底本][底本]
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
雨轩主人
雨轩主人
第一行:
== 通言 ==
 
'''《孟子》'''者,[[戰國]]大儒'''[[孟子]]'''之著述也。《[[史記]]》載:「孟轲述[[唐]]、[[虞]]、[[三代]]之德,是以所如者不合。退而與[[萬章]]之徒序[[詩經|詩]]、[[尚書|書]],述[[孔子|仲尼]]之意,作《孟子》七篇。」以此知是書為孟子晚年知其道不能行,退隱歸鄉,親為著述,以俟後賢而成也。[[漢]]初一起諸子,雖[[文帝]]時嘗列于「記傳博士」,然終[[西漢]]亦甚微。[[劉向]]《七略》亦列《孟子》于「諸子略」。[[後漢]]中興,有[[趙歧]]者,好[[經學]],為作《孟子章句》,是始有注疏之文。[[隋]]、[[唐]]偶有傳習,然皆以《孟子》為子書。[[五代]][[後蜀]]刻制石經,始列《孟子》于「經」類。迨至[[宋]]代,理學勃興,承[[韓愈]]之緒,理學諸子皆重《孟子》,而朝廷使用孟子于科舉之制,而孫奭者,依趙住作《孟子疏》。[[南宋]][[朱子]]作《四書章句集注》,以《孟子》為其一,列于「四書」之末,至于[[明]]、[[清]],悉重「四書」,超于「五經」,而孟子大盛,為世之學者不得不習傳之書也,雖村童市井,亦曾誦讀。[[清]]焦循著《孟子正義》,甚詳譫。近世以來,注《孟子》者,以[[楊伯峻]]書為首。
 
== 論言 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