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或作𡇉。自天子及士之所秉,以記事也,度二尺有六寸,中博三寸。天子以球玉,謂之珽,方正天下也。諸侯以象。大夫以魚須文竹。士竹本,象可也。朝,既搢笏,必盥。[一]臣於君前,畫用笏,徒手則失容。詣君,受命,書於笏,備忘也。笏,所以飾尊卑也。[二]

周惠王二十年會於陽穀齊桓公搢笏而朝諸侯。[三]唐世公卿,搢笏於帶。張九齡獨使人持之。因置笏囊。[四]唐高祖詔,五品以上,執象笏,六品以下,執木笏。[五]開元八年,玄宗詔,三品以上,其笏前屈後直。五品以上,前屈後挫。皆牙笏。九品以上,用竹木。上挫下方。[六]德宗朝,段秀實笏擊逆臣朱泚首,爲泚所害。帝壯之。[七]

執笏像

  1. [一]《禮記·玉藻》
  2. [二]朝鮮國·權近《五經淺見錄·禮記淺見錄》
  3. [三]《春秋穀梁傳·僖公三年》
  4. [四]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,存档日期2016-03-05.大明·劉昌《懸笥瑣探》
  5. [五]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,存档日期2016-03-05.大明·陳階《日涉錄》引《玉海》武德四年條
  6. [六]《唐會要·輿服下》
  7. [七]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,存档日期2016-03-05.五代·馬縞《中華古今注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