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新建伯王守仁,字伯安,自號陽明子。浙江紹興府餘姚人也,其先出王羲之之後,世為大戶。先祖綱,隨劉伯溫明太祖,官至四品,父華,成化十七年進士第一,仕至南京吏部尚書。娠十四月而生,祖母岑夫人夢神人送兒自雲中至,因名為雲。五歲,不能言,有異僧過之曰:「可惜道破。」始改今名。

王守仁像

年十歲,通四書,能屬文,又好兵書,時人異之。年十五,縱觀塞外,遂立志為將,曰:「但有兵將數萬,吾當討平韃靼!」父聞焉,以其狂妄深責之。守仁沮,越數日,言父曰:「責甚是,吾改之,吾當為聖賢!」父以其年少,但一笑而已。後妻之以江西大戶,成禮日,唯不見守仁,亟尋竟夕,方得其於城外道觀,蓋因守仁前日過此,興大發,於此打坐,忘晝暮,眾人尋至,方憶婚事未了。

弘治十二年登會試二甲,授工部主事,與李夢陽友,終日論文。初,守仁得朱子之道,深信之。曾對竹而格終日,以求究其理,不果,反染傷寒。朱子之說者,存天理去人欲也。理欲分之,而守仁於時亦以為然。十四年,授刑部主事,問禪於杭州,守仁論及禪師家母事,禪師思之而泣,翼日歸家,此守仁始疑朱子之學也。

正德元年劉瑾擅朝,守仁上書斥瑾為權奸,瑾怒,下守仁詔獄,廷杖四十,謫費州龍場驛丞。瑾遣人跡而加害,守仁托投水脫去,得至龍場。龍場地偏遠,與夷居,不通言語,可言語者,僅中土亡命爾,瑾亦不釋其侮,故生死難知,備棺俟命。唯思古聖人居此,更有何道。忽中夜大悟,終得天理即人欲、知行合一之道,時年三十七矣。

瑾敗,上復起守仁,廬陵縣,歷吏部主事、員外郎、郎中,升南京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。時虔、閩不靖,兵部尚書王瓊以守仁深習兵法,特舉其以左僉都御史,巡撫南、贛。未幾,平漳南、橫水、桶岡、大帽、浰頭諸寇。十五年六月,奉敕勘處福建叛軍。至豐城,聞朱宸濠反,遂返吉安,起兵討之。宸濠方圍安慶,守仁破南昌,宸濠返兵自救,遇之於鄱陽湖,二戰,叛軍俱敗。時宸濠據湖西岸連舟為方陣,守仁乘風燒船,大敗之,生擒宸濠。明武宗親征,群小張忠許泰欲縱宸濠鄱陽湖,待武宗接戰而後奏凱。守仁不聽,乘夜過玉山,集浙江三司,以宸濠付太監張永。張永者,武宗親信,群小之所憚也。張忠恨之,以守仁體弱,欲以射箭辱之,守仁臨校場,三矢皆中,忠益恨之。張永索宸濠賂京官帳薄,欲以制朝廷,守仁陰毀之,曰:「叛亂已平,無謂再起干戈。」永愧而退。

明年,升南京兵部尚書,封新建伯。嘉靖元年,丁冢宰憂。六年,兩廣叛,世宗復起守仁,所到之處,叛軍聞名自降。又以歸師襲八寨、斷藤峽,破之。守仁幻夢謁馬伏波廟,題詩於壁。至是,道出祠下,恍如夢中。時守仁病,疏請告歸。至南安,病篤,門人周積侍疾,問遺言,守仁曰:「此心光明,亦復何言?」頃之而逝,時嘉靖七年戊子十一月廿九也,年五十七。

卒後

隆慶初,追贈新建侯,諡曰文成。萬曆十二年,詔從祀孔廟,稱「先儒王子」。

  • 黃宗羲《明儒學案》卷十《姚江學案》
  • 張廷玉《明史·王守仁傳》
  • 當年明月《明朝那些事兒》
  • 王守仁《陽明先生集要》附《年譜》
餘姚四賢
嚴子陵 王守仁 朱之瑜 黄宗羲


 
敘事完備,有條不紊,遂列正典